全文共字,阅读大约需要3分。
这几天,医院航天城院区的新冠病区流行着一本“画风”可爱的小手册,这其实是医护人员特地为患者手绘的科普新冠治疗方法的知识本。在这本小手册的帮助下,患者们陆续治愈出院,病区的患者数量也越来越少。还有小朋友患者喜欢上了这本特别的绘本,把它带回家留念。
为了普及“俯卧位通气”治疗法
护士把医学知识变为绘本年12月27日零点开始,医院航天城院区的新冠病区正式开始接收患者。贾伟原本是一名麻醉护士,面对疫情,她很快把状态调整到新的领域。贾伟介绍,医院也是第一次接触新冠患者,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,“俯卧位通气”对于新冠肺炎的辅助治疗比较有效果。但是查房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不是非常配合,“他觉得我啥症状都没有,也不咳嗽,趴着有啥用?”贾伟感觉患者理解得不太好,就把学习的资料整理打印出来,给几个患者看。“他们说用意挺好的,也知道你们是为我们好,但是文字看起来好专业,看着有点费劲,也不好理解。病区里还有很多小朋友,小朋友们看了说,‘阿姨,这个图片好吓人’。”考虑到患者的接受度不够理想,贾伟决定,把专业的医学知识从文字变为绘本。贾伟在办公室找了一盒彩色的铅笔,回去把专业的术语稍微简练化,然后和顾雪医生两个人商量,她负责把文字的部分弄好,贾伟把符合“俯卧位通气”相关的图片用一些卡通的形象表达出来。医护人员配合画出卡通绘本患者看后纷纷称赞
内科医生顾雪原本在业务上和贾伟基本没有交集,这次疫情,两个人分到一个医护小组,就这样开启了一次奇妙的“合作之旅”。两个人从病区下了班,就回到隔离酒店钻研绘本。顾雪介绍,搞定了设计排版以后,贾伟先画画,她写好了字再附到上面,这样就成了现在的手绘彩色小册子,然后再进行复印,交到病人手里,跟病人进行沟通。“给病人先看,我先不讲。经过大概2到3次调整,最后到成品大概用了两天时间。”这本只有12页的小册子,让患者不再把“俯卧位治疗”当成一种“负担”,通俗易懂的语言、清新可爱的卡通形象,更容易被患者接受。有患者称赞说:“你们工作太细致了!大家知道了为什么趴、怎么趴正确。看完手册以后改变了一下,明显感觉比以前趴了好几天的成果都好。”因为这次疫情,贾伟第一次学习了其他科室的知识,也第一次看着网络上的图片“照猫画虎”一样地学绘画。“反正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,也拓展了我的学习范畴。很多病人进来以后情绪是比较焦虑的,其实对于这些药物的治疗,更需要的是心理的一些疏导。”一些小朋友患者对这本小册子爱不释手,病愈出院时也要带回家留念,这让顾雪感到非常有成就感。“第一,它可以作为留念和后期治疗的参照;第二,患者出院后可以去辅导别人,等于让病人去做宣传,它有一个规范的册子,而且是通俗易懂的。所以这个小册子实际上重在宣教,治疗是在宣教的基础上。”为暖心的医护人员点赞!重点推荐
??
来源: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(ID:zgzs)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向原创致敬
《新闻夜航》-
商务合作:
编辑:何博洋
主编:张铭
审核:刘兵
统筹:李健宏
监制:沈德新
喜欢就分享点??加在看文章更好看↓↓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